原卫生部部长、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终身荣誉会长 张文康
——“要大力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张文康部长指出把预防和教育作为早期干预的手段,加大心理健康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心理服务、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三大领域的合作与融合,共同为中国心理事业和健康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国务院新闻办原副主任 杨正泉
——“如何更好的践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加强国民心理健康”
杨正泉主任强调建设一个健康的中国,有体制的健康,也有精神和心理的健康,甚至在某些方面,精神、心理就更为重要了。心理疏导当中种种重要的问题,有学习的问题,有教育的问题,也有宣传的问题,还有爱心使者的问题,还有心理健康的产业......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 孙晓华
——“国民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孙晓华主席提出: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身体的健康,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真正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没有心理健康的提升,很难完全实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希望大家能够把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共同推动心理健康事业快速发展.....
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赵蓬奇
——“心关爱·进百城”公益工程的任务和目标
赵蓬奇理事长指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搭建行业的扶植平台,加强心理应用的研究,建立心理工作的模型,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管理指示体系,规范心理服务标准,健全评价监督机制,共建实践示范基地,推动心理实践应用......
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副总编 李晨玉
——“心关爱·进百城”公益工程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李晨玉副总编提出:心理健康是打造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心理服务走进公众、企事业单位、社区、政府机关。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已经成为社会的健康新需求,且正在成为刚性的需求,我国应该有适合自己国情和国民心理状态的服务模式以及服务技术......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公益工程联合工作组常务副组长 孙啸海
——“心理服务2.0时代即将到来”
孙啸海主任强调:心理健康服务健康群体是根本,服务内涵需符合中国文化底蕴,服务规范科学专业实用为准则,服务数量能够满足社会大众海量需求是导向,服务质量应该建立大众信赖是关键,博施济众全民幸福是目标,更多的聚焦于心理教育、健康促进、心理预防3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