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果
-
北京
-
吉林省
-
辽宁省
-
山东省
-
江苏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广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江西省
-
四川省
-
内蒙古自治区
-
上海
-
河北
北京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将社会心理服务站点建设纳入2019年重大民生实事项目,并列入市政府折子工程和全市社会建设工作部署要点。
北京市西城、朝阳、海淀、房山、怀柔等5个区被列为全国首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积极探索北京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模式,为北京市全面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积累先进经验。
2018年7月,北京市成为“心关爱·进百城”公益工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首批落地实施地区,表明北京市将大力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科学、有效地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工作。
2018年8月3日,北京市社会心理服务站点建设动员部署会在京举行,推进工作落地实施。
2019年3月28日,北京市海淀区心理服务中心成功落成,标志着北京市的社会心理服务站点建设工作全面开展。
2019年5月4日,“心关爱·进百城”心理科普公益活动暨百位心理名家向祖国70周年献礼心理科普大讲堂在中国科技馆举行启动仪式,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实现个人心理健康、能力提升,培育良好社会心态。
自2018年9月至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工作组完成对北京市16个区县的100多个站点的实地考察与调研,为北京市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与依据。
吉林
2019年3月30日,“心关爱·进百城”心理科普公益活动暨百位心理名家向祖国70周年献礼心理科普大讲堂走进吉林,积极推动心理健康服务,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加快吉林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
2018年10月20日,吉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举办“2018社会心理服务论坛”,旨在研究、探讨吉林省社会心理服务的体系创新、案例研讨、经验总结,进一步推动吉林省社会心理服务的深入开展,为吉林省的健康事业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连
大连市被列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同时被省政府确定为“辽宁省社会心理服务示范市”。
2018年7月,大连市成为“心关爱·进百城”公益工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首批签约落地城市,标志着大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将步入规范化、专业化。
2019年1月19日,大连市心理学会举行重大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旨在通过专家研讨推动大连市心理学事业的发展,提高民众心理健康意识,促进心理学工作和学术交流,积极探索构建大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2019年5月,大连市举行“心关爱·进百城”家校协同育人项目研讨会,就家长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进行讨论,建设我国家长学校课程体系,提升家校合作质量,促进家庭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日照
2018年7月,五莲县成为“心关爱·进百城”公益工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首批落地签约地区,标志着五莲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将全面实施。
2019年1月至3月,中社心关爱基金联合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利用《心理健康量表》和《学习策略量表》对五莲县实验学校、五莲县洪凝初级中学、五莲中学三所学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和学习能力水平评估,帮助五莲县三所学校构建专业的心理测量、辅导队伍,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建设和谐校园。
2019年5月16日,“心关爱·进百城”心理科普公益活动暨百位心理名家向祖国70周年献礼心理科普大讲堂走进五莲县,旨在充分发挥权威专家带动优势,帮助教师应对工作及生活中面临的心理压力。
2018年7月,五莲县成为“心关爱·进百城”公益工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首批落地签约地区,标志着五莲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将全面实施。
无锡
无锡市梁溪区总工会按照“工会牵头、职工受益、专业机构执行、公益项目支持、专家认可”的工作思路,将构建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全区职工心理健康工作大局和年度工作目标任务。
“心关爱·进百城”公益工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入选梁溪印记十大事件,同时被列为无锡市联动外部资源合作的示范样板。
2018年,梁溪区总工会制定、下发了《关于构建职工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措施、责任分工和组织保障,积极做好构建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
2018年11月8日,无锡市梁溪区举行中社“心关爱·进百城”公益工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启动大会,标志着梁溪区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新局面。
2019年5月7日-10日,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研修班在无锡市梁溪区正式开班,标志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人才培养项目全面展开。
自2018年6月至今,梁溪区辖区内共开展了232场心理健康科普大讲堂,参加职工达12700余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职工心理健康素养,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职工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株洲
株洲市天元区成功获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立天元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三社联动+心关爱公益平台”,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2019年1月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童建明在答记者问时,对株洲市天元区检察院未成年检察工作机制结合心理技术的创新给予了高度肯定。
2019年4月10日,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心关爱基金主任孙啸海被聘为天元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公益导师,并对天元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的工作进行调研、督导,为天元区进一步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意见,提升天元区社会心理服务能力。
深圳
深圳市坪地街道党工委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创新提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133”模式,体系建设工作在2018年优秀改革项目中脱颖而出,获评2018年度龙岗区十大优秀“微改革、微创新”项目第二名。项目实施以来,坪地街道辖区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现象为零。
2018年,坪地街道党工委研究制定了《坪地街道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坪地街道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联动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着力构建切实管用、系统配套、可复制推广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2018年6月,坪地街道成为“心关爱·进百城”公益工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全国首批落地单位,标志着坪地街道将全面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服务民生,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2019年6月21日,深圳市坪地街道举行中社“心关爱·进百城”公益工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启动仪式,表明坪地街道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新局面。
珠海
珠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要求建立既覆盖全面又有特色亮点,既科学好用又规范长效的珠海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将社会心理服务相关工作内容纳入综治(平安建设)考评内容。
2018年11月28日,中共珠海市委办公室和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联合发文,出台了《关于推进珠海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为珠海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明确了方向。
2018年,成立珠海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担任,常务副组长由市分管卫计工作的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委政法委分管副书记和市卫计局局长担任,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和部门分管领导为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研究制订相关工作政策措施,着力推进人才、技术、资金体系建设,协调解决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如期实现。
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制订年度计划、工作方案和任务分解计划;市卫计局作为业务指导部门,配合市委政法委做好建设全市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统筹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工作,向各成员单位通报情况,各成员单位应及时发现工作中的突出、难点问题,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
2019年3月28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落地珠海”座谈交流会在京举行。珠海市委政法委系统、民政局、卫健局等部门领导一行对建设项目和成果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珠海市更好的落地实施奠定了基础。
2019年5月22日-23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工作组前往珠海市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考察调研,助力珠海市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
河南
2019年7月19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交流会在人民大会堂成功召开,会上签署了珠海市、上海市、江西省、河北省等15家落地合作协议,标志着全国第二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展开。
湖北省
2019年7月19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交流会在人民大会堂成功召开,会上签署了珠海市、上海市、江西省、河北省等15家落地合作协议,标志着全国第二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展开。
江西省
2019年7月19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交流会在人民大会堂成功召开,会上签署了珠海市、上海市、江西省、河北省等15家落地合作协议,标志着全国第二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展开。
四川省
2019年7月19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交流会在人民大会堂成功召开,会上签署了珠海市、上海市、江西省、河北省等15家落地合作协议,标志着全国第二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展开。
内蒙古自治区
2019年7月19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交流会在人民大会堂成功召开,会上签署了珠海市、上海市、江西省、河北省等15家落地合作协议,标志着全国第二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展开。
上海
2019年7月19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交流会在人民大会堂成功召开,会上签署了珠海市、上海市、江西省、河北省等15家落地合作协议,标志着全国第二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展开。
河北
2019年7月19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交流会在人民大会堂成功召开,会上签署了珠海市、上海市、江西省、河北省等15家落地合作协议,标志着全国第二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