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珠海市委政法委员会书记张强在第三届心理行业发展促进大会作成果汇报
7月19日下午,中共珠海市委政法委员会书记张强应邀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第三届心理行业发展促进大会,并作了珠海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探索与思考的成果汇报。讲话全文如下:
尊敬的张部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7月的北京,热情似火!我很荣幸能参加第三届心理行业发展促进大会,根据会议的安排,我就珠海市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谈几点体会。
一、关于实践探索
近年来,珠海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胆实践探索,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概括起来是“三个突出、三个抓好”:
一是突出全市统筹、抓好顶层设计。去年底,珠海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省前列行动方案》,将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作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点工作和创新项目,在广东省率先出台了《关于推进珠海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未来三年全市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并成立了珠海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小组,着力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全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二是突出试点先行、抓好基础建设。在全市开展社会心理服务试点,依托区、镇街、社区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心理咨询室和心理辅导室,鼓励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入驻,基本实现了社区心理服务工作室的全覆盖。创新心理疏导服务和心理危机干预措施,把心理疏导服务项目引入信访工作,促进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源头化解和有效预防。组建了珠海市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救援队和珠海、澳门心理危机干预服务队,健全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制。
三是突出重点群体、抓好心理服务。充分利用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的“工友驿站”心理咨询服务热线、“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和“12338”妇女热线等热线服务平台,为在珠海异地工作的工作人员、妇女和青少年等群体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心理支持和疏导,有效防止个人极端案事件的发生。实施社区戒毒人员心理康复项目,引入“心桥工程”驻戒毒所援助项目,帮助戒毒人员实现心理脱毒。为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常态化开展“中考高考减压”“自护教育”等校园心理服务活动,为在校学生科学减压提供保障。市妇联将心理服务融入婚姻纠纷调解工作,创新总结出了“三三”维权调解工作法,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
二、关于对策思考
社会治理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解决人的问题的关键一环,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来抓,也是建设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的应有之义。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大会的精神,着重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完善法律制度,强化法治保障。深入研究社会心理服务相关法律问题,研究出台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服务平台搭建、人才队伍培养、社会机构扶持、完善经费保障,强化绩效考核等制度机制,加快构建社会心理服务管理体系。在目前国内社会心理服务领域立法空白的情况下,我们充分发挥珠海的经济特区立法权优势,将已经成熟的试点经验率先以地方立法形式予以固化,进一步完善珠海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法治保障。
二是在增强合力上下功夫,完善协调机制,促进多方联动。发挥我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领导小组作用,依托市区两级党委政法委和卫生健康部门,加强与教育、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相适应的协调联动机制。以基层镇街、社区为主体,依托各级综治中心,继续加强心理服务室建设,广泛开展心理知识普及、心理疏导及干预等工作,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市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夯实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基层基础。坚持社会化的发展方向,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或个人申办社会心理服务专业机构,壮大社会心理服务的社会力量建设。进一步发挥市精神心理卫生专业协会枢纽作用,探索建立心理健康服务行业技术标准,加强专业人才培训,促进珠海社会心理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三是在创新驱动上下功夫,发挥区位优势,实现加快发展。与珠海毗邻的港澳地区在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方面起步较早,尤其是在职业人员人群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工作者心理服务知识运用以及临终关怀、残障人士心理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珠海将发挥特殊区位优势,深化与香港、澳门社会心理服务领域的交流合作,依托港澳专业心理服务机构,推动心理服务工作的制度创新、项目创新与实践创新,提高全市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水平。还要加强与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心关爱基金等专业机构的合作,推动“心关爱·进百城”公益工程项目落地珠海,加快构建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珠海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还需加强创新、补齐短板、攻坚克难,诚望各位继续关心支持珠海,为珠海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指导点拨。我们将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继续担当作为,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区位特点、珠海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珠海贡献。
相关阅读